欢迎来到时讯视界

时讯视界

研学游如何回归“有研有学”?

时间:2024-12-27 15:06:52 出处:综合阅读(143)

  新华社北京8月5日电 题:研学游如何回归“有研有学”?

  新华社“新华视点”记者张丽娜、有研有学安路蒙、研学游何柯高阳

  走进名校访学、回归j9参观文博场馆、有研有学打卡名胜古迹、研学游何探索天文地理……今年暑期,回归研学旅行火爆出圈,有研有学迎来了一波新热潮。研学游何

  与此同时,回归“研学游变‘到此一游’”“月入一万不够研学7天”等吐槽声也不时出现。有研有学研学游如何才能真正实现“有研有学”?

7月24日,研学游何参加研学的回归学生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参观。新华社记者 尹栋逊 摄

7月24日,有研有学参加研学的研学游何学生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参观。新华社记者 尹栋逊 摄

  研学市场持续火热也存隐忧

  重庆酉阳县桃花源景区推出手工扎染、回归漆扇DIY、石磨豆腐等10多种研学体验课程;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结合当地茶产业,大力发展“茶+文旅+研学”新业态;贵州榕江县利用“村超”带来的巨大流量,将体育赛事、苗侗文化与研学旅行深度融合……

  今年暑期,j9研学市场持续升温,研学游新业态、新产品不断涌现,研学旅行成为学校之外的“有趣课堂”。

  暑假期间,位于青岛栈桥书店的印象国风艺术馆举行拓印研学活动,吸引学生前来学习、体验。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

  暑假期间,位于青岛栈桥书店的印象国风艺术馆举行拓印研学活动,吸引学生前来学习、体验。新华社记者 李紫恒 摄

  从读万卷书到行万里路,研学风潮的兴起,推动了博物馆热、研学营地建设,研学旅行指导师等新职业也受到追捧。艾媒咨询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,2023年中国研学游行业市场规模达1469亿元,预计2028年将突破3000亿元。

  但与此同时,研学市场也暴露出一些问题。

  有的家长反映,一些研学活动游而不学,效果不及预期。

  “新华视点”记者日前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看到,多支中小学生研学队伍同时在馆内参观。一名研学指导老师告诉记者,自己是在读研究生,来做兼职;整个研学活动以做游戏为主。“孩子们每天要看好几个点,在这个博物馆预留的时间只有一个多小时;馆里人满为患,我们很难让学生深入了解文物知识。”

  同时,一些人吐槽研学旅行费用高、质价不符。在内蒙古某事业单位工作的赵女士,送中考刚结束的女儿参加了跨国研学游,费用4万多元。钱花了不少,孩子却说不上来有啥收获。  

  在黑猫投诉等平台上,一些消费者投诉研学机构存在住宿标准降级、用餐标准偏低、研学行程缩水等方面问题。  

  此外,一些研学旅行保障不足,存在安全隐忧。江苏省消保委此前所做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,近两成的消费者认为研学旅行的安全保障不到位;安全隐患包括研学项目与学员年龄不适配、随行工作人员未经医疗或应急培训、研学旅行产品或场地存在安全风险等。  

  “教育+”≠“旅游+”

  业内人士认为,研学游市场发展较快,不少机构一哄而上,一些问题也随之产生。

  ——主体鱼龙混杂,缺少行业规范。

  随着研学市场兴起,传统旅行社、教育培训机构、地方文旅集团乃至“网红”老师等越来越多的经营主体纷纷涌入,让竞争更加激烈。

  记者在“企查查”上以“研学”为关键词搜索相关机构,相关结果达4万多条;其中,成立不满1年的公司就有近3000家。相当一部分研学机构资质不全,课程体系、师资团队和服务管理跟不上;一些机构先拉业务,然后随意转包。

  市场火热还催生出研学旅行指导师这一新职业。一些机构通过开展所谓的培训办证敛财。网络平台上,一些培训机构声称“交费1000元、30天拿证书”,有网友发帖称“第一次考研学旅行指导师,7天拿证上岸”。 

  ——课程研发不足,缺少创新产品。

  研学旅行是一种通过旅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活动,本质是“教育+”,而非“旅游+”。然而一些家长反映,很多研学游就是传统观光旅游产品“穿衣戴帽”后摇身一变而来,能吃好喝好住好玩好,却少有教育内容;打着研学的旗号,研学体验项目及课程设计却主题模糊、内容空洞。

  江苏省消保委问卷调查显示,34.7%的受访者认为组织机构缺乏经验;31.5%的受访者认为研学课程设计不科学、教育功能缺失;21.7%的受访者认为研学导师不专业。 

  ——研学合同“埋雷”,缺少维权途径。

  广西南宁市民周女士给孩子报了外地研学游,旅行社给出一份合同,合同对消费者规定了高额违约金,提前7天告知不能参团也要交全款50%的违约金;但与此同时,合同对餐饮标准、服务质量等规定都很含糊。研学过程中,由于对接出了问题,原定方案里的很多事情无法落地。家长们找旅行社沟通退费遭拒,最终不了了之。

  今年“3·15”,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23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,“研学游”“低价游”欺骗诱导暗藏陷阱引发的相关投诉上榜。有的研学机构为逃避自身责任,不与消费者签订合同,或者合同中“埋雷”,增加了消费者维权难度。

  减少乱象,提升研学质量

  业内人士认为,随着研学市场日趋火热,公众对研学游的期待和要求也越来越高。亟需完善监管体系,减少行业乱象,推动研学市场健康发展。

  “研学的本质是教育和学习,要让孩子在游览中学习,不能把研学游简单办成观光旅游。”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副教授张爱平建议,研学机构要练好内功,做好研学内容开发。要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文化资源,挖掘特色主题,丰富研学内容,完善课程体系,实现课程的趣味性、知识性、科普性相结合。

7月28日,在山东省枣庄市税郭镇一家纺织服装企业的成衣车间,参加研学活动的小学生们在了解服装生产过程。新华社发(孙中喆 摄)

  7月28日,在山东省枣庄市税郭镇一家纺织服装企业的成衣车间,参加研学活动的小学生们在了解服装生产过程。新华社发(孙中喆 摄)

  好的研学课程离不开优质的研学旅行指导师。专家建议,相关部门尽快出台研学旅行指导师的从业标准,严格考培流程,规范从业人员管理;相关高校可有针对性组织相关培训。  

  作为一种文旅新业态,研学游涉及学校、旅行社、研学基地等机构,教育、文旅等部门有必要加强协同共治,共同促进研学市场健康发展。

  北京孟真律师事务所律师舒胜来建议,相关部门可建立联动机制,开展定期检查,加强对研学消费领域广告宣传、经营资质、定价收费、人员资质等方面的监管,推出研学旅行示范合同文本,公开透明定价,保障研学旅行安全。

  此外,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提醒,学生和家长在选择研学服务前须仔细阅读合同条款。如果发生纠纷,应及时向12315或有关部门投诉,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
分享到:

温馨提示:以上内容和图片整理于网络,仅供参考,希望对您有帮助!如有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!

友情链接: